欢迎来到中弘毅教育!
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“两手抓”
发布日期:2016-11-16

 

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,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。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之一。2016年2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》,进一步强调要“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。 
 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,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,直面金融供给环节存在的不足和问题,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“两手抓”,创新和加大金融供给,提升金融供给的能力和效率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。 
  立足需求导向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 
  从直接融资来看,要立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导向,积极推进主板、新三板、区域性股权交易以及股权众筹市场建设,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、公募和私募、股票、债券和期货等分层有序、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,提高直接融资占比,拓宽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。 
  第一,进一步推进和完善IPO改革。2015年12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,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。总体来看,本次IPO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,一方面通过充分信息披露推动IPO向注册制推进;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。但在推进IPO改革的进程中,还须尽快补齐市场的短板。一是加大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,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和投资者教育,提高违约违规成本,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秩序;二是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,坚决把业绩过差或有欺诈问题的企业清理出市场。 
  第二,加快新三板市场相关制度创新。新三板应立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,重点推进制度建设。一是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,确保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、准确、及时;二是要优化公司挂牌、股票发行和并购审查机制;三是要完善主办券商制度和多元化交易机制;四是要确立市场内部分层和差异化管理制度。 
  第三,有重点地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。近年来,多地成立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,在促进当地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、激活民间资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也给金融监管造成了较大压力。未来应秉持法治化、规范化的发展思路,积极规范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,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。重点培育和发展市场基础好、交易体量大、与其他板块市场便于对接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,打通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主板、中小板、新三板等板块市场的有机联系。 
  第四,积极稳妥推进股权众筹规范发展。股权众筹有望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益补充。自2011年正式进入我国以来,凭借操作流程灵活、融资成本低和综合效率高等优势,股权众筹实现了快速发展。截至2016年4月底,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已达到130多家,筹款金额超过20亿元。但股权众筹的问题也日益凸显,比如股权债权混用、信息披露不充分、领投机构风险转嫁、公开诱导投资等。对于志在打造“新五板”的股权众筹市场,应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,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,加强对股权众筹平台的建设和监管,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众筹市场建设。 
  第五,持续丰富各类直接融资工具。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要素,丰富直接融资工具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,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企业杠杆率。一是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、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;二是加快探索和发展信贷和企业资产证券化,落实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安排,开展小额贷款类资产证券化创新探索;三是从健全法律环境、加强行业监管、完善信用机制等方面,促进P2P等网络借贷的规范发展;四是进一步简政放权,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,加大支持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力度。 
  立足问题导向 加快银行业机构改革创新 
  从间接融资来看,传统银行机构应深入落实人民银行、银监会要求,立足当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的突出问题,从推进科技金融、发展互联网金融、践行绿色金融、推动开放金融和开展普惠金融五个方面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进一步加快转型,增强发展实力,提升服务能力。 
  第一,推进科技金融,有效促进创新经济发展。科技金融是扶持科技型企业成长、促进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与美国硅谷、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相比,当前我国银行机构的科技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。未来银行机构可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科技金融:一是积极设立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或分(支)行,并在财务资源、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;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,加快推进投贷联动试点,建立健全以投贷联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;三是完善银行、担保、租赁、保险、信托等机构的合作机制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化融资解决方案。 
  第二,发展互联网金融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。“互联网+金融”赋予银行业全新的内涵和创新动力,传统银行的运营理念和业务模式也将经历深刻的变革。银行应积极拥抱互联网,加强IT系统的开发和信息化、数据化建设,提升核心竞争力;借助大数据技术、区块链技术等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和工具,提高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。加快资产业务、负债产品、交易业务等金融创新。同时,加快流程银行建设,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等全面再造,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。 
  第三,践行绿色金融,积极助力“美丽中国”建设。“十三五”规划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为国家战略,G20峰会公报强调,“为支持在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,有必要扩大绿色投融资”。从银行机构的角度来看,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,逐步退出“两高一剩”的传统行业以及产能过剩的产业领域,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重点领域。另一方面要建立绿色评价机制和信贷管理制度,积极参与绿色债券、绿色基金、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市场。将节能环保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和核心指标,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,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注重绿色环保,引导金融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。 
  第四,发展开放型金融,大力支持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。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了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”的战略目标,银行机构的对外开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,一方面,银行机构有开拓海外业务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求;另一方面,银行机构有支持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、助力国际产能合作的外在需求。有条件的银行可依托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实施,推动开放型金融发展,加强跨境金融业务团队建设,与国内外同业和多边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,由区域经营、国内经营向构建全球金融服务体系转变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覆盖境内外、进出口、上下游、本外币的全方位金融服务。 
  第五,开展普惠金融,持续完善小微企业和特殊群体服务模式。2016年1月,国务院印发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提出了更有针对性、更具可操作性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“路线图”和“时间表”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银行机构应将普惠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,继续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,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满意度。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,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,为“三农”经济、小微企业和城镇低收入人群、贫困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优质、综合的金融服务。(作者系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)

版权所有:中弘毅教育